卖货郎雕塑塑这一题材表现了真实地记录了南宋百姓的生活方式,是民俗学家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。通过这一组卖货郎雕塑,犹如穿越到了古代,远处缓缓而来的货郎一声叫卖,孩童们一拥向前;而女人们紧跟着盈盈而上,低头挑选着生活中需要置办的物品。
从古至今购物依旧是人们闲暇时间选择的日常休闲方式,这组卖货郎雕塑,刻画的热闹场景和卖货郎挑担吆喝情态生动,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天真愉悦之情。在商业日益发展的宋代,乡村的货郎是极受孩子们喜爱的流动小贩。他们推着车走街串巷,奇特的穿戴、繁多的货物使得所到之处瞬间成为孩子们欢乐的源泉。
选取南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中提到,当时杭州的小贩在沿街叫卖时“挑担抬盘架”,“担瑜石钉铰金装架儿”,《清明上河图》中,也有货郎在一根扁担的两头各挑一个货架,说明这种一根扁担挑两个货架的销售形式,在两宋很是普遍。
因此,这组卖货郎雕塑中的这位货郎和他的货担,可谓是对十一至十三世纪的流动小商贩的忠实记录。在商品流通尚不够发达的南宋时期,货郎们走街串巷,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,货郎们不仅为偏僻的乡村带来所需的货物,也带来各种新奇的见闻,货郎的到来往往象节日般热闹,这组雕塑塑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