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龄球雕塑最早主要是使用雕(通过减除材料来造型)及塑(通过叠加材料来造型)的方式,在石、金属、木、陶瓷等材料来创作,不过现代主义的保龄球雕塑,在材料及创造手法上都有很高的自由度,可以利用雕、焊接、模塑或铸造的方式,在各种不同的材质上进行创作。
保龄球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,举凡与该保龄球雕塑的地理特征、历史沿革、民间传说、风俗习惯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。保龄球雕塑中的室内外保龄球雕塑以及保龄球雕塑外的纪念地、游览区、陵墓、桥梁、交通干线,以及商场、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大型室内外保龄球雕塑都属于保龄球雕塑,也可以称之为“公共保龄球雕塑”。

我国最长的保龄球雕塑群——《舜耕》在浙江省上虞市建成。这座长65米、宽6米、最高处26.4米的巨型大象保龄球雕塑群占地25亩,由我国著名美术家韩美林构思,并组织助手在11000吨花岗岩石材中雕制而成。史载,与黄帝齐名的我国远古“五帝”之一的大舜最后在浙江上虞居住,披星戴月“躬耕畎田”不已。
因此,建筑同保龄球雕塑相结合才能珠联璧合,相得益彰。俗话说:好马配好鞍,买马就得连买鞍的钱一起准备着。有人认为保龄球雕塑不实惠,是建筑之外的奢侈品,这是糊涂观念。须知精神文明建设反作用与物质文明的建设。
